济阴是一种圆孔圜钱。该泉铸工不精,无内外郭,背平素。钱径3.2至3.5厘米,枚重8克左右。圜金‘阴’字反书在右,‘济’字在左,即济阴之传形,流传甚少。

  “济阴”,邑名,在今山西省荣河县境。战国时本属魏邑,后为秦国占领,曾铸造过一种面文“济阴”圆孔圜钱。该泉铸工不精,无内外郭,背平素。钱径3.2至3.5厘米,枚重8克左右。亦见一种小型的“济阴”圜钱,泉径仅2.6厘米,重6.5克。昔日张书驯先生曾收藏一枚面文传形之“济阴”圜钱。郑家相先生曾有文字记述:“此圜金‘阴’字反书在右,‘济’字在左,即济阴之传形,流传甚少。济阴圜金与济阴金化空首布为同地所铸。惟空首布铸时在春秋战国之交,其时尚行大篆。至圜金铸时在战国之末,其时已行小篆,此二者篆文所以有不同也。”又云:“圜金为秦制,此时其地当已入秦矣。”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