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紫砂壶的壶友们,应该听到过一些商家所标注的泥料里有一种“老紫泥”,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才是老紫泥呢?我们今天不妨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对于“老紫泥”这个称谓,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和定论,商家和艺人都是各说各话。就目前常见的说法,主要是分为以下三种。
1、泥料的颜色深
这种说法是把一些颜色较深的紫泥壶通常称之为“老紫泥”,如紫褐色,深紫色的这类泥料。这类泥料看起来确实是老味十足,但是能影响到紫砂泥料最终呈现的颜色是跟几个因素相关的:泥料中含有的各种金属氧化物的比例,这其中又有天然的和人为添加的两种情况,还有就是紫砂壶烧制时的温度,这也是能够影响到紫砂壶烧成后的颜色。
2、泥料的成腐时间长
这种说法是把泥料陈腐时间较长的泥料称为“老紫泥”。泥料陈腐一定的时间之后可塑性会大大的提高,烧成后的效果也会有较好的表现。理论上说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是时间过长之后,泥料级需要重新回练了。有一些商家甚至把紫砂壶的泥料进行夸大描述,说是家藏数十年的陈腐老泥,而且这类泥料的壶数量众多。这就需要大家去思考和甄别了,紫砂矿料的囤积也就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事,再往前的特殊时期,由于是集体所有制,紫砂矿料都是归集体所有,私藏紫砂矿料再练泥进行陈腐的情况还是非常罕见的。
3、泥料的砂性重、吃温高
这种说法认为一些紫泥由于泥料的砂性重,在烧制的时候泥料的吃温比其他的紫泥要高一些。这类泥料也可以称为高温紫泥,像紫泥中的底槽清就属于这类泥料。而且这类泥料在制作时可塑性不太高,较难制作成型。除了紫泥,有一些高温段泥,也可以称为“老段泥”。但是却没有出现过“老朱泥”这样的说法,朱泥本来就是嫩泥,而且它的烧制温度是紫砂泥料中相对较低的,所以称“老”并不太合适。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