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起源与苏东坡的传说

紫砂壶以其简练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安祥恬淡之姿,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为海内外各方人士所钟爱。那么,紫砂壶起源于何时呢?

通说认为,紫砂壶最早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迄今约有五百年历史。

另一种说法认为,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该说虽然只被少数学者认同,却有考古学上的支持(1976年秋,宜兴蠡墅羊角山古窑址的发掘,发现了北宋时期的紫砂器碎片)。民间,北宋大文豪苏轼先生被誉为“文人雅士参与壶艺设计的第一人”,据说,其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茶壶——“东坡提梁壶”,这也从侧面支持了该说。

苏东坡曾多次来到宜兴,竟有在此“买田终老”之意:“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在坡公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饮茶三绝”一说:即茶壶定是东坡提梁壶,茶叶定是阳羡唐贡茶,烹茶的水定是金沙泉。

金沙泉醇厚甘美,深受坡公喜爱,他经常派小厮从蜀山去金沙寺挑水喝。一次,小厮贪玩偷懒,半路取水回去,可是坡公一尝就能辨出不是金沙泉。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事先和寺中的老僧约好,备下两道不同颜色的竹制桃符,一交老僧,一交小厮,并关照小厮,去取水时,须跟老僧调换桃符。这样,小厮就没法偷懒了。后来,当地的百姓到茶水店泡水,总是先购买竹符以替代现钱,这就是“水筹”的来历。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