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紫砂泥料解析|第6节 底槽清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底槽清”就是紫泥与团泥的共生矿。
但在严格的标准下,底槽清应该定义为:“紫泥与团泥的共生矿,团泥成分比率较多,且集聚,有均匀分布的圆形状”鸡眼”
底槽清壶有三大特色,其一是其泥料为共生矿,烧成色泽上佳;其二是烧成有“金砂隐现”的效果;其三是底槽清壶的养泡效果上佳,易养包浆。
刁一▪汉铎壶▪老底槽清
“金砂隐现”是因为底槽清原矿带有"鸡眼"(团泥)。底料中的“鸡眼”粉碎(泥料提炼过程中)窑烧后呈现的是黄色颗粒,所以,细看壶表内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或灰黄色砂粒。
因此,底槽清矿料做的壶表面会有“金砂隐现”的说法。
邵美华▪天马行空▪底槽清
清水泥也是紫泥与团泥共生矿的一种,相比于底槽清,普通的清水泥,含团泥比率少,而且分散,不均匀也不集聚。
优质清水泥含团泥成分比率较多,也集聚;不过没有如底槽清般形成圆形的“鸡眼”。
蔡祖林▪石瓢提梁▪底槽清
底槽清壶现代窑炉基本上都是氧化焰,底槽清壶在氧化气氛中,烧成温度较高约在1240度的高温。
烧透(烧结)之后,颜色呈紫红色或综合色,只要温度略低烧成颜色就回呈土红色偏黄。
刁一▪一粒珠▪老底槽清
而且,底槽清烧成品,在泥胚厚度一致的前提下,要比清水泥的重一些。原因是紫泥里面含有了团泥多,含铁量较普通清水泥大,所以比清水泥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