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硬引籽与软引籽的区别

凡是对文玩稍有涉猎的玩友都知道,近几年文玩圈新宠不断,但始终能吸人眼球的宝贝却没有几样。而在仅有的几样广受追捧的热品之中,绿松石便首当其冲持续走热,一跃成为市场新贵。从论斤兜售,到克价上万,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绿松石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十倍。且由于种种自然及人为原因,市场上流通的精品绿松石越来越少,与之相应的,其价格也是只增不减。

不过珠宝玉石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愿意掏大价钱入手心仪宝贝的骨灰级玩友还是少数。可文玩无漏,价格适中的宝贝,品相又一般般。想到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精心养护盘玩,多少还是心有不甘。于是一些资深玩家就转而盯上玉石原石,认为自己有多年经验加持,直接买毛料自然要比入手成品的花费少。如果慧眼识物,开出好东西,岂不美哉。加上越来越多手工爱好者开始涉足文玩珠宝圈,所以近两年,绿松石原石也始终保有较大的市场。

但事实上,如果纯粹是爱好手工也就罢了,若是一心想要开出好东西,几率显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首先真正好的明料,厂家会格外珍惜,要么自己珍藏,要么精雕细琢,所谓物尽其值。即便脱手价格也不会太低,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

其次绿松石矿产储量本就越来越少,精品原石更是少之又少,市场流通量自然逐年下降。如果热度不减,即便是普通原石,往后价格还极有可能会上涨。

再有就是原石的欺骗性太大,最基本的辨识经验只能靠天长日久的上手接触才能掌握,而不可言传的直觉则多是几十上百万砸出来的。饶是如此,很多入行十几二十年的老手也未必能够准确辨别。

看到这里,各位玩家也不需要过于失望。虽然精品难得,但是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经验之后,用于开窗原石的选择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一些有关绿松石原石的基础知识,希望喜欢自己买绿松石毛料的石友们能少走一点弯路。

大家都知道和田玉分山料和籽料。山料产自山脉,块大皮色厚,棱角分明较为粗糙,籽料则多见于河道之中,细腻油润个体稍小。


而绿松石虽只见于矿脉之内,也因具体位置与质地的不同分为硬引籽与软引籽。硬引籽与岩石生长在一起,结构紧密,开采时需要使用炸药。

如下图:



硬引籽一般都带有不可避免的铁线与白火石等其它物质,生产成品时需要去掉许多杂质。这样就增加了成本,因为损耗率非常高。如下图:

虽然如此,硬引出产的绿松石却大多具有密度高硬度高的特性,属于瓷松级别的上等绿松石材料。

这里啰嗦一下瓷的概念,什么是瓷松?

成品表面光泽亮丽,如上了釉的瓷器一般,半成品或毛货的断裂口如瓷器的断裂口一般,就叫瓷松。

我们再回来说软引籽,软引籽生成在软土泥巴之中,开采时并不需要炸药,且大多不含铁线或其它物质,非常适合制作雕刻产品。

因为其内部非常干净,平时也被称作为素料,纯料。其损耗率非常低,是批发商及雕刻师喜闻乐见的籽料。

软引籽在出土时,外面是黑色的,用牙刷一刷,即可把表面的土去掉,从而露出干净的石头。如下图: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问了,软引籽的表面这么松散,牙刷都能刷掉,那买回家了岂不是只能看不能摸?事实并非如此,刷掉的只是表面的一层土而已。

当然,也有少数的软引籽本身的结构就是松散的,确实不适合制作成品。如下图中的这个产品,就只能喷一下砂然后当做小型山子观赏石或手把件等。如下图:

啰嗦一下什么是喷砂

喷砂工艺也叫充砂工艺,常见于艺术玻璃中磨砂玻璃的制作,在绿松石毛料加工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其原理是利用高压气泵空压机,将金刚砂冲击到石头的表面,将表面的石皮去掉,在不破损石头天然的结合状纹路的前提下,达到美化的作用。也可以当做开窗的工具。

有的料子从外表是猜不透某块原石内部的结构体的,在经过喷砂之后,就可以看的非常清楚。


好了,可能大家对于上面所讲的还有些模棱两可,下面再发一些对比图给大家,请注意看其表面的特性,就可以简单的分辨软引籽和硬引籽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如何从成品的外观上分辨软硬之分?

已经制作出来的成品的确比较难分辨原材料是软还是硬。但可以确定的是,铁线较粗及密的成品很有可能是硬引货。

如下图中的产品,十有八九就是硬引货。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