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china(瓷器)与China(中国)同音,如果说在很多时候瓷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那么“锔瓷”这项古老的手艺,就是中国文化一个举足轻重的注脚。
《清明上河图》引出的故事
一千年前,北宋的张择端绘成《清明上河图》,描绘出一幅盛世华章。时过境迁,虽然汴京市井春光不再, 但仍有一处印记流传至今,那就是——锔瓷。
金刚钻与瓷器活
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说的就是古老的民间技艺——锔瓷,小手艺暗藏大智慧。
锔瓷:利用工具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如初
一把“金刚钻”,几枚“锔子钉”,这是山东“乌龙堂”第五代传人,人称“王老邪”的王振海老人锔瓷仅有的工具,一件件破碎的瓷器是怎么被这些古怪的工具修复如初的?本期“探索发现”栏目将为你介绍“天下第一锔”的独门绝技。
修旧如旧,锔瓷亦锔心
从“惜物聚福”到“匠心独具”,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悄悄改变着这项古老传承的脉络
在修补的过程中赋予瓷器别样的美
随着时代的变迁,锔瓷也完成了从日常用具修补到古董艺术品修复的转变。锔瓷手艺人们除了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还需有一颗能感知美的心。
六合盏,来自六块不同时代的瓷片完美融为一体
其人不存,其物如故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传统行当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作为传统老行当中的一员,锔活也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困境。
小郑是老先生的七个学生,被寄予厚望
为了拯救衰落的锔瓷手艺,王振海老人打破了沿袭五代的“不传外人”的规矩,广纳学徒,传授技艺。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然而对老人来说,只要能有一个人学成,那这门手艺就有流传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