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皇帝在位一共10年,但因其个人的艺术造诣非常高,擅长书画,所以对瓷器工艺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宣德瓷器在永乐瓷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展,宣德青花、五彩、红釉器在陶瓷史上都有非常高的造诣。
宣德时官窑瓷器不单单一般瓷器做得很精巧,大件器物也烧制的非常成功。民窑瓷器品种也很多,其纹饰、色彩、器型都受官窑瓷器的影响,所以鉴定宣德民窑瓷器,也可根据官窑的时代风格为依据。宣德器型有别于永乐时期秀丽优美的风格,造型偏敦厚凝重,无论大小件瓷器都制作精良,大件瓷器也不会觉得笨重。
宣德时期青花纹饰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可能是受宣德皇帝的影响,不仅绘画豪放、生动,笔法酣畅淋漓,粗细都有,题材非常广泛。常见纹饰有龙纹、凤纹、折枝花果纹、人物故事等。人物故事纹饰增多,有藏人歌舞、西王母骑鹤、仕女乘车、婴戏十六子、赏月、拜月、仙人骑凤、蕉叶题诗等。宣德龙纹闻名中外,绘画的刚劲有力,非常的凶猛,为明清龙纹之最。
宣德青花分为3种,一种采用的是进口“苏泥勃青”料,呈蓝黑色或蓝紫色,有自然的铁锈斑结晶,手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另一种为国产料,发色清淡,蓝色不稳定,青花纹饰与釉面混淆,纹饰模糊不清。还有就是国产料和进口料同时使用的。宣德红釉器都会在口沿处形成一丝白釉,就是我们常说的“灯草口”。
胎体
宣德瓷土淘洗更加仔细,胎体更为紧密坚硬,同样的瓷器较永乐瓷器要重。大器为厚胎,底为无釉沙底,无旋痕,多有火石红色。琢器同样是分段接胎,处理的很好,但依然能够开出来。
釉面
釉面非常细润,多有橘皮纹,区别于永乐时期的平整釉面。青花瓷器釉面泛青,气泡密集。琢器里施釉不均匀,可见垂流痕迹。大器为白沙底外,中小器底都施釉,但与器神的釉色不一致。在边角与棱角转折处有翠青色或亮青色的积釉。
器足有以下各种形式特点:
1、琢器多细砂平底宽圈足,无釉,无旋痕,泛有火石红斑。
2、瓶、罐类中有台阶形底,连续上凸,为宣德时期独创。底均施釉,多著款式。
3、斜坡式盘底,盘心微有下凹,浅圈足,外墙内软,裹墙作斜坡状,足椎处见棱角;另有与之相反的外直墙内斜坡足。
4、齐平足。足椎如刀切一般,但较之永乐瓷器略显矮角。
5、卧足,底心拱起,无圈足。
6、外墙内敛圈足,其足壁,外墙内敛,内墙陡直,多为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