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古称“青龙木”,现今学名叫“檀香紫檀”。而且材质致密坚硬,我们常见到的紫檀色调呈紫黑色,“紫”寓意着祥瑞,所以中国人历来以“紫”为尊,自古就受古今士人推崇。比如常说的“紫气东来”原指老子出关,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驾临,便恭请老子写了《道德经》。故宫原名紫禁城,缘丁紫微星垣。

我们看到的紫檀的颜色常常是紫的,这也是紫檀所呈现给大家的一个直观印象,事实上紫檀的颜色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件产品不同时期的颜色也大不相同。所以认为深颜色的才是老料,才是真正的紫檀,这是不全面的。小叶紫檀制品刚开料的时候,颜色是桔黄色或者橘红色,依照料质的不同,颜色会有细微差异,有的偏黄,有的偏红,但整体是偏桔红的,但随着时间沉淀,空气氧化,逐渐加深、变黑,因紫檀中含有紫檀素,所以刚做出来的珠子易把手套染红,但如果保养得当,深紫里透着迷人的红色光泽;长期沾汗水就易变黑,毫无光泽和质感可言。所以说,小叶紫檀的颜色是深还是浅、是黑还是黄都和品质没有关系,仅仅只能说是做好之后放了多长时间而已,颜色并不能决定品质的好坏。

小叶紫檀的原材料在刚切开的时候,颜色呈橘红色,然后在加工出来的时候颜色也比较鲜艳,所以印度人认为小叶紫檀的颜色应该为血红色。古印度人常将紫檀用做染料!

再在我们手上把玩或者手套等盘玩后,逐渐和空气接触氧化后,颜色会逐渐的越来越深,自然情况下变成深红褐色。

小叶紫檀珠子真正盘玩好了的包浆效果是珠子十分光亮,而且看起来有玻璃般的质感,还有反光效果,跟刚拿到手的小叶紫檀珠子相比的话,用华丽变身来形容也不为过。盘玩后的小叶紫檀手串——就像秋后忘了采摘的紫色葡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手串包浆浑厚,光彩夺目,令人爱不忍释,但是大家也知道,“包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那么小叶紫檀手串如何盘成极品包浆。

所谓的包浆就是小叶紫檀手串中的油脂渗出接触空气后,在木头表面形成的固化层,再经盘玩把摩,达到所谓的镜面效果,也就是说,包浆主要是依靠木头本身的油性 来完成,但是理想的包浆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底效果”,也必须建立在木料本身良好的抛光打磨的基础之上,后期完美的包浆效果,跟珠子本身的油性,成品时打磨的目数,后期自己盘玩时所进行的抛光,都有关系。”

心态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能操之过急,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世上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越完美的的东西越需要更多的精力和付出,所以前期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但不必过于重视,应该淡然面对,否则会成为一种压力,这跟小叶紫檀手串盘玩的初衷背道而驰。

选料  

其次要选好料,选了好料等于成功一半,不管是金星还是瘤疤等各种稀有纹路,第一要考虑的是其油密性,不能光追求金星而忽略其油密,除非极品爆满,否则多少会 有空洞的管孔存在,特别是粗星,那大棕眼很影响盘玩效果,这点很重要,紫檀有十檀九空的说法,还有就是百年寸檀,寸檀寸金等等讲法。我一个文玩朋友,玩小叶紫檀十几年了,号称是骨灰级藏家。据他透露,现在国内的市场太混乱了,连他自己都经常上当吃药。不过人家也有窍门,他家里收藏了很多小叶紫檀手串,基本上都是来自三大名檀,他说买品牌肯定不会错,事实也确实如此。专家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玩家呢?

盘前分析  

拿到新请的小叶紫檀手串时,很多人新请的珠子刚到手就迫不及待开始盘,这是不对的,先分析其品相和工艺,颜色是否红润,是上蜡还是上油,打磨到多少目,不明白的可向商家咨询,不过有些不太专业的商家他们也不懂,所以要么找专业商家,要么自己多研究(关于打磨知识后期会有详细分享),这点很重要,直接 影响后期的方法和步骤。据我了解,目前上蜡的不多,倒是上油在市场上很普遍,特别是金星手串,关于上油优劣问题暂且不谈,如果是上过油,其方法可以用对待上蜡的珠子那样,用粗糙一点的毛巾或者劳保手套盘,盘一段时间然后放置,如果没有上油上蜡,可以省略这一步。

工具选择

如果您是大干手的话那就恭喜了,你有一双无敌的盘玩神器。但如果是个大汗手,建议还是用辅助工具如手套、鹿皮等纤维细腻的布料进行盘玩。

盘玩时间与方法

盘七放七,是比较通用的方法,是针对没有那么多精力的朋友,也就是盘七天放七天,每天半小时至1小时,简单易记。玩珠子不是科学研究,没有严格的时间,随性而为,放置和盘玩时间上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依照珠子材质选择不同的放置时间,有玩家曾经放置一年,拿出来稍盘一下就光泽如玉。因为小叶紫檀也会由于自身的油脂和氧化而形成包浆,只不过自然包浆的过程要比盘玩包浆的过程慢一些,光泽度差一些。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