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电子通讯的时代电话和网络是我们主要的社交传信方式了,在这之前转达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还是寄信,虽然现在大家都很少通过寄信的方式去通信了,但是在一些时候我们拿出手中的笔写上一封信传达,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寄信的邮票也是非常有纪念价值的。
在今年冯大中先生以国画形式创作的《壬寅年》特种邮票,2022年1月5日,中国邮政正式发行。在这精致的邮票后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设计制作的吧。
这套邮票采用胶雕套印的印刷方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8年至2005年就读于绘画系的原艺珊,为这套邮票的第一幅图“国运昌隆”绘制了雕刻线稿。
邮票雕刻凹版是防伪印业独有的一种制版技术,在略大于邮票,约掌心大小的钢板上手工雕刻出原稿的画面和文字,再用过板机将原钢板的图案压到钢轴上,形成凸起的点和线,再把凸起的点和线过压到印刷滚筒上,形成凹下的点和线,印刷于纸上才能形成最终的邮票雕刻图案。这种印刷技术以点线的深浅、疏密和粗细作为特有的表现语言,相当于微缩的版画,且最终邮票呈现出凹凸起伏的触觉效果,不仅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大大提高了邮票的防伪性。
而雕刻师便负责将邮票设计原稿转移到方寸大小的钢板上进行二次创作。从绘制雕刻线稿,到进行照相制版,再转印到钢板上,最终采用手工、腐蚀或者激光雕刻,每一步都极尽复杂,也极致完美,容不得半点差错。而手工雕刻更是对专注力和准确性有极高的要求,雕刻师甚至需要用特制的雕刻刀在显微镜下进行雕刻,线条细到1毫米至少6根。
雕刻版是运用不同形状的线条和点组成画面,能够将图案深浅明暗的层次表现得刚劲有力。对于重彩而言,雕刻版不适合表现其细腻的色彩和层次,对于水墨写意画而言,则可以通过雕刻表现出墨色的浓淡与笔触的质感,但与雕刻版最为契合的还是纯写实的作品。与已发行的第四轮其他几套生肖邮票相比,于今日发行的《壬寅年》特种邮票堪称最为写实的工笔画,因此也最适合用雕刻语言表现。冯大中先生笔下的虎细腻逼真,通过毛发来塑造老虎浑圆雄壮的身体。原艺珊在再创作中依据对于虎的身体结构的把握,找准毛发的走向,对原作的线条进行了归纳概括,在不改变原作整体效果的基础上,用点和线重新绘制,保留了轮廓线和眉毛、胡须部分,在邮票尺寸上尽可能地还原原作的绘画特点——细而不腻,层次丰富,质感柔和,细毛杂融,做到了高度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复刻。
“区别于钞票的雕刻凹版和一般的铜版画,邮票的雕刻凹版需要在方寸之间编织点线,经营画面,受制版精度和印制尺幅的限制,创作中不得不舍弃诸多的细节。”而在《壬寅年》系列铜版画的创作中,原艺珊则将“致广大而尽精微”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这套作品共有4幅,经过多种工艺反复的修版和打样,最终调试到了细节几乎无损失的画面效果。在老虎五官的刻画中,原艺珊着重突出了老虎威严的气质和王者气度,尤其眼部的刻画,深远威严而不至于太过凶恶。在毛发的刻画中,原艺珊将重点放在面部的细节中,区分了虎的硬毛(胡须)与软毛(体前侧内侧)及背毛的长短与质感、生长方向,兼顾了毛色的变化。在创作中,用线的长短、粗细、曲直,点线的走向,排列的方式,节奏感的把控,无一不画到极致。如此,虎的形象才能跃然纸上。
《壬寅年》特种邮票是中国生肖邮票第四轮中的第七套,设计者为中国画家冯大中,邮票1套2枚,全套邮票面值2.40元。延续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的设计理念,诠释“国”与“家”的概念。第一枚邮票名为“国运昌隆”,描绘了一只气宇轩昂的上山虎形象,矗立远眺、志存高远,传达出国家蒸蒸日上、雄心壮志的含义;第二枚邮票名为“虎蕴吉祥”,描绘了面容温婉的虎妈妈带着两只小虎的温馨场景,寓意儿孙兴旺、家庭美满。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