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币一般是针对重要人物或者重大事件才发行的,但张作霖纪念币在民国十五年、十六年连续发行了后,为什么在民国十七年又发行了纪念币?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东北王”张作霖内外交困的一年。一方面,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军队从4月起对张作霖的东北军阀部队发起了第二次北伐的进攻,并取得了胜利,正步步逼近京津地区,迫使大势已去的张作霖不得不发出“出关”通电,宣布退出北京;一方面则是日本乘机向张勒索“满蒙”的权益,并不断采取措施加紧了逼张的活动,使张作霖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为此,张作霖下定决心返回东北。由于张作霖为维护中国东北和民族的利益,对日本吞并东北、统治中国的侵略企图采取了虚与委蛇周旋和针锋相对抵制的策略,所以日本方面认为张作霖是其吞并东北、统治中国侵略计划的拦路虎,最终促使日本关东军对其实施了暗杀活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3日,张作霖的专列从北京出发,次日凌晨5时许,当列车行至奉天西皇姑屯车站,穿过京奉路和南满路交叉点的铁路桥洞时,忽然一声巨响,铁桥被日本关东军所埋的炸药炸塌,张作霖所乘车厢被压得粉碎。前来迎张的官员亦当场丧命。张作霖身受重伤,被救回帅府后,10时左右逝去。

张作霖离世后,东北当局秘不发丧,待张作霖儿子张学良接任后,才将“皇姑屯事件”公布中外,处理善后。为纪念张作霖维护中国东北和民族利益所作出的贡献,东北当局就委托天津造币厂铸制并发行了“张作霖民国十七年大元帅纪念币”银元。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其实,从设计角度来看,张作霖民国十七年大元帅纪念币背面的双旗图(一面为中华民国政府的法定国旗五色旗,一面为辛亥革命旗帜的十八星旗)已经鲜明地喻示了张作霖归顺国民政府、统一中国的生前遗愿。

张作霖民国十七年大元帅纪念币不仅设计制作精美,而且带有鲜明的辛亥革命和民主共和的理念,是中国近代史上吞并与反吞并、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以及共和革命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物,极具审美价值和革命历史研究价值,加之铸制发行量稀少,故为民国银元名珍之一。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