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历史上不过是普通的一个年份,但对于中国纪念币收藏领域来说,是发生过许多大事的一年。其中一件大事,就是第二轮生肖币“羊币”,在这一年发行。面值从以往占据主流的1元变成了10元,但是由于8000万的发行量,使得很多纪念币爱好者当年并不看好这枚羊币,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这枚羊币后来成为了生肖纪念币中的“领头羊”,为什么呢?只能说后来发行的生肖纪念币更不争气了!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9月份,我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同期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一套,其中 1/4盎司金质(100元面额)纪念币发行量为5万枚,1 盎司银质(10元面额)纪念币发行量为10万枚,5盎司银质(50元面额)纪念币发行量为5000枚,镍包钢材质(1元面额)的纪念币发行数量更是达到了5亿枚的超大发行量。

到了年底,被人们称为“老大难”的航天钞问世,这张面值100元的纪念钞, 之所以后来变成了“老大难”,和它

300000000张的“惊人的”发行量自然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另一件事应该说是一件大好事,那就是纪念币的预约方式终于改为网络预约,使广大的纪念币爱好者能更加方便的进行预约兑换,不过改成网络预约后,各种外挂又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也是很让人头疼。

2015年至今,发行的纪念币再也没有低于“亿枚”的了,由于发行量巨大,使得纪念币在“物以稀为贵”的收藏行业,逐渐不被人们看好,造成新入手的藏友越来越多,但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藏友却越来越少。

收藏行业有其独特的市场特点,总的来说,最核心的一条就是 “物以稀为贵”,试想一件东西即便再精美,如果人手一个的话,那么也没有什么珍贵可言了。虽然纪念币的发行无一例外都会被声明 “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但是被收藏才是一枚纪念币真正的“归宿”,尤其是在连人民币现金都越来越少用的今天,纪念币更不会出现在流通市场了,所以既然流通不了,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少发点,让纪念币真正实现它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这样不是更好吗?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