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枚生肖邮票——《庚申年》创造了世界性的邮票增值神话,自发行至今已升至18万倍!它凭借其精美的设计及独特的雕版印制工艺,一度被冠以“金猴”之称。用刻刀雕刻出的金猴眼睛炯炯有神,毛发根根可见,体态栩栩如生,猴身上的毛在阳光下犹如真的毛皮一般光彩熠熠,用手摸上去有突出感。这些效果都是其他邮票难以企及的,因而也成为邮票收藏者甄别猴票真伪的重要依据。这只金猴充分地证明了雕刻艺术的价值及魅力所在。
猴票的雕版者,著名邮票设计家和一流的雕刻大师姜伟杰,就是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雕版大师之一。他从事雕版工作四十多年,对雕版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雕刻是要用放大镜欣赏的艺术,需要经得起品味,耐得住推敲。因此,他非经典不做,要做就做精品。
他的作品艺术性高、表现力丰富、防伪性强,深受邮迷和藏友的追捧。除了猴票之外,他还雕刻了《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刘少奇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祖国风光》等邮票。
猴票的真实发行量到底有多少?
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T.46《庚申年》“猴票”到底印刷了多少枚?说法不一。这些年随着“猴票”增值创出的神话,许多集邮者都在研究、查询它的发行量到底是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先是标注800万枚,后改为500万枚;T.46邮票设计者邵柏林先生说T.46《庚申年》“猴票”准确印量是443.16万枚;原中国邮票总公司总经理刘殿杰回忆“猴票”的发行量为438万枚……集邮家耿守忠曾亲自采访过原负责管理邮票发行工作、时任中国邮票总公司总经理宋兴民先生,当向宋兴民先生询问“猴票”的发行量时,宋兴民先生十分肯定地说:“T.46《庚申年》采用影雕套印,当时利用库存的雕刻版油墨来印,油墨用完后就停止了,除去废品后,仅有460万枚。”因此,集邮家耿守忠在撰写新版《中国集邮百科知识》时,采用了宋兴民先生提供的这一可靠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