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多年前正值东瀛的收藏风渐退,港台地区的宋代瓷器收藏投资热方兴未艾,国内的收藏市场刚刚起步,此时香港地区拍卖的一件宋代定窑白釉盘口瓶的高价成交被港台藏界喻为即将到来的宋瓷收藏第二春的象征,何况宋元瓷器中有些烧制得十分精美,价格低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能见到的高古瓷器多为江西、福建一带的古玩商人带来的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龙泉窑瓷器,以及河北、河南一带的古玩商人带来的定窑瓷器、钧窑瓷器、磁州窑瓷器、邢窑瓷器和一些地方窑口的瓷器,它们的市场价格比较便宜,收藏者更能有所收获。 汝窑瓷器是宋金时期烧制的流通地域性很强的品种,这种历史上的瓷器名品的传世数量却十分稀少,海内外屈指可数的博物馆收藏的也不多,而私人收藏的汝窑瓷器更为难得一见。
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中首次推出了以耀州窑瓷器为主的宋元瓷器拍卖专场,规模不大,成交欠佳。其中的价格忽上忽下,毫无规律可言,可见大陆市场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宋元瓷器价格体系,一切还是以海外市场的价格马首是瞻。尤其是所见宋元瓷器多有私挖出土之嫌,拍卖公司要求拍卖宋元瓷器的申请无一获批,凸显出监管部门对市场中宋元瓷器拍卖的管理力度。
所以,收藏拍卖市场中的汝窑瓷器,现在不能有,今后可以有,但这还要看今后大陆收藏拍卖市场的开放发展情况。 在2012年苏富比春拍中,出现了一件盘口有修复的汝窑花口盘,据介绍原为著名收藏家克拉克夫人的旧藏,辗转到日本藏家手中。而以北京、河南为代表的北方古玩坊间流传的“这件汝窑花口盘,实为20世纪80年代从河南宝丰县出土后辗转流散至海外”,当时的几个经手人对此还记忆犹新。可谁也无法合理解释:若是出土文物,为什么拍卖图录上有关于这件拍品的流通记录。而拍卖成交价格高达2.78亿港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使得全球仅有的67件汝窑瓷器成为最受收藏投资界追捧的最稀缺资源。汝窑瓷器真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