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么多泥料,让我想到秋日的就是大红袍了,这几年,大红袍紫砂壶受人喜爱,颜色红艳却带着一种秋色的黄韵,在这阴霾的天气里,只想与大红袍相伴。
大概是自古以来国人对红色的特殊情结,所以才让它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却很多人都不了解大红袍,所以修闲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大红袍~
▲大红袍 修身养性
大红袍原矿
大红袍产于浅表夹层中,矿料观之呈大赤色云片,含有微细的白色云母碎片,外貌有油脂般的光芒感。有些矿料会有一些青绿色夹层,不过这个是要去除的,否则烧制后会呈白色砂片。通常大红袍熟泥可塑性略差,因此较难成型,即使如此,也是处于寻常烧成温度:1120~1150℃,收缩率5.5% 。烧成后的大赤色,外貌颗粒质感和紫泥约略不异,呈细梨皮状,胎质贞洁温润,光芒如玉。
总结下来,大红袍紫砂壶的特征就是:泥料较少、成型难、报废率高、泥料精细温润、容易泡养。
▲大红袍 修身养性
▲大红袍 修身养性
▲大红袍美人肩
因为泥质细密,整壶的透气性不及段泥和紫泥等,也正因为其这“缺点”才造就了她的最大特点:泡茶时不会夺茶香味。此泥料制作的壶,适合泡乌龙茶、铁观音、岩茶等有特殊香味的茶叶,对于其他的茶叶也适合,适茶性广。
大红袍紫砂壶烧成后,由于泥团粗细悬殊,烧成时体积收缩不一,外表粗颗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滋润光泽的质感。犹如天津鸭梨的梨皮状,而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组成和团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
▲大红袍 牡丹西施
视触本泥之成品,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大红袍紫砂壶用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实堪名列极品级名朱泥而无愧!
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时间之掌控要求较高,乃茶艺高手不二之器。因冷热收缩较大,故应于使用前确实温壶之动作;冲养日久,温润而富深度,美不胜收令玩家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