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窑址在上世纪80年代后在河南省汝州市宝丰县清凉寺村被发现。一位叫做王留现的当地老人发现和收买了一件疑似汝窑的洗,后来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并由此揭开了汝窑清凉寺遗址发掘的序幕。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汝窑瓷器造型远比传世品丰富。2000年在汝窑中心烧造区出土的器物造型多达四五十种。除折肩瓶、三足樽及承盘、椭圆水仙盆、莲花式碗、葵花式盏托、洗、盘等常见传世品种外,还发现一些传世品中不见的造型,如刻花鹅颈瓶、梅瓶、方壶、出香(香炉)、壘子、大盆、折沿盘、刻莲瓣纹盏托等。这些出土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汝窑瓷器的认识。
清凉寺2000年的第6次发掘,共发现了窑炉19座,作坊两处,以及水井、灰坑、过滤池、沉泥池等重要遗迹。村内发掘,弥补了长期以来研究汝窑瓷器不见窑址和实物标本缺乏的遗憾,窑址中出土的遗物之丰富,也是历年来发掘所没有见过的。这些出土汝窑器带着千年的历史沧桑,那些土沁、水沁、对釉面的侵蚀表现淋漓。那断口破碴处也将内部的胎土结构、呈色表现充分,为广大的汝瓷爱好者提供了即为珍贵的学习资料。
这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不仅有丰富的瓷器,也有别具一格的模具和窑具,为天青釉汝瓷工艺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通过考古发掘,证明清凉寺窑址从北宋初就开始烧造,北宋中期有了快速的发展,北宋中后期成为河南中西部地区生产水平最高的窑场之一,北宋晚期生产了精美的青釉刻划花瓷器(图九,1~3),珍珠地划花瓷(图九,4),低温黄绿釉瓷(图九,5、6),黑釉、黑釉凸线纹器物和酱釉瓷(图九,7)等当时最高端的精品瓷器。特别是青瓷的生产水平在当时的汝州是首屈一指的。高超的生产水平,加之接近都城的地理位置,汝窑被官府选作贡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