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件国宝,名为“耀变天目盏”,曾有日本人用碗里的宇宙来形容它。现在我们知道它实际上就是我国福建地区的建阳建盏。福建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外销瓷产地,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甚至要高过景德镇,不光是德化白瓷和建阳建盏,还有称之为茶汤之祖的珠光青瓷等,都是原产于福建。

▲耀变天目盏

在日本有另外一种瓷和“耀变天目”齐名,它是“交趾烧”,有珍宝之美誉。

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想,“交趾”?不就是现在的广东和越南吗?很容易就认为这是从那里流传到日本的瓷器。其实不然,“交趾烧”也是福建产的,出自于漳州平和,只是古时候海上贸易都被大商行和海盗所垄断,平和田坑窑最早是外销东南亚各国,再流往日本,日本人觉得这是越南来的瓷器,所以将它称之为“交趾烧”。

1997年,福建省考古队正式发掘田坑窑,经发现,证实了在日本鼎鼎有名的“交趾烧”确实是漳州窑素三彩瓷。

那么漳州窑素三彩瓷为什么会如此受到日本人的喜爱呢?

日本人爱饮茶,并引申出了日本茶道。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千利休死后,他的继承人纷纷继续发扬他的茶道,到了江户时代,日本茶道正式走向成熟,正式茶会都有“添炭”表演,使用的香料有香木片,也有香木、麝香等多种香粉加蜜调和的香团,盛具叫“香盒”,而这香盒的材质又多以陶瓷为主。

漳州窑素三彩瓷,主要以“素色”为主,不用红色,一般用白、蓝、绿、黄、黑等颜色。尤其是对白色釉的使用,日本人偏爱白色是世人所悉知,而不喜欢红色,认为红色代表着血和火,意味着牺牲和凶恶,这样的颜色很显然是不适用于日本茶道的。而漳州窑素三彩瓷器以日本人偏爱的“素色”为主要基调,在器成之后给香盒顶刻上龟、鸟、鸭、象、蛙等各种动物别有一番情趣,很自然的能给日本茶会增添几许庄重,所以漳州窑素三彩瓷在流传到日本之后就迅速被日本上流社会接纳和追捧,从此大行其道。

▲清康熙·素三彩花果暗刻龙纹盘

但是在明清之后,因为战乱等因素,漳州窑很快就消亡了。反倒是在台湾和日本等地有匠人一直在钻研“交趾烧”。直到今天,洪树德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在已故妻子钱如珍女士的帮助之下,终于重新调制出了漳州窑素三彩瓷的釉色并成功复烧,并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