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称建盏工艺师为“魔法师”?因为,给他们一堆土,他们就能还你独一无二的精品!
他们与泥土对话,还要“驯服”火,再经过时间的“烤”验,不怕失败,反复尝试,最终将建盏之美定格!
第二届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中,就有这么一批“建盏魔法师”,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工艺精品奖”评选活动。
“工艺精品奖”高规格评选
这次的评选活动对参赛者和作品要求那是相当严格:参评作品须采用建阳当地原矿釉、原矿土,按照建阳建盏制作工艺纯手工制作,一律不可代工烧制。
评选邀请了谢道华、林忠干、熊忠贵、许家有4位评委,采取不记名方式,对每件作品的釉色、器型等进行评比。
320件作品参选
相比去年参评的163件作品,此次评选共收到320件建盏参评作品,数量上几乎翻了一倍。最终,14件作品获评银奖、28件作品获得铜奖、14件作品获最佳传承奖、14件作品获最佳创新奖。
“仿古青兔毫”、“撇口鹧鸪斑”、“七彩曜变盏”、“撇口银毫盏”、“浮萍鹧鸪斑撇口碗”、“复古银油滴大束口盏”、“传统仿宋蛇皮釉建盏”等7件作品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第二届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开幕式现场举行“工艺精品奖”颁奖仪式
烧制精品难度大 成品率低
以“仿古青兔毫”作品斩获金奖的蔡龙是建窑建盏为数不多的新生代工艺师,2005年,他花了半年的时间研制出菊花盏,之后获奖无数。
这次的制作的“仿古青兔毫”,蔡龙一共烧了40多个,才出了3个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