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云居藏绢本扇面山水,为折扇扇面裱为立轴,尺幅全体115 x 62厘米,画心21 x 51公分。
不难看出,此作是很中国式的山水和笔墨,极富书卷气。
画上自题一诗:
谁试西洋炮,恨他硝药气。
万雷震海湾,夺我面前山。
落款:古竹村舍,岳。
印三枚:引首“知竹”,落款“岳”、“?”
作者平野五岳 1811-1893日本江戸后期-明治期诗僧、书法家、画家。文化8年(1811年)生于丰后(今大分县)。曾任大分县真宗大谷派专念寺住持,法名闻恵,別号竹村、古竹园,与広瀬淡窓等文士友善,世称诗书画“三绝僧”。
画右边有题记两行,字迹洇澷,试读为“、、、田老得四十一岁线”,落款小虎散人。印章依稀辨认为“田能村直入印”。
小虎散人田能村直入,文化11年2月10日(1814年3月31日) - 明治40年(1907年1月21日)明治时期著名的绘画大师。文化11年2月10日(1814年3月31日出生于豊後直入郡竹田町(现在的大分县竹田市)。幼名松太、伝太,字虚红、顾绝、号小虎、后改为直入,就俗称小虎。别号竹翁、忘斎、煌斎、芋仙、布袋庵、无声诗客等。
小虎散人是画家田能村竹田的养继子。平野五岳30岁时师从田能村竹田。两人关系如是。
田能村竹田,丰后竹田人,文人画家。出身藩医之家,早年攻儒学,因政见不被采纳而往京都过自由的文人生活。据说曾往江户向谷文晁学画,在京都则多与浦上玉堂、青木木米等交游,于绘画具有独自的风格。
此作按小虎散人记,为平野五岳41岁时所作,则为1852年。次年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战船强迫日本打开国门,日本被迫“开国”,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为明治维新时期。
甲午海战前一年,即明治26年(1893年)3月3日,平野五岳于去世,享年83岁。这个前半生在封建社会,后半生目睹了日本从封建主义转化为资本主义全过程的文人诗画僧,对西洋炮扰乱宁静的讨厌,是发自内心的。
这里的西洋炮,不是后来的现代火炮。是火绳枪发展而来的大筒。
1542年火绳枪经葡萄牙人之手传入日本,1588年丰成秀吉禁枪。其后德川时代的200年间日本处于太平时代,没有发展热兵器的必要,热兵器技术没有进步。
在日本战国史及侵朝战争中真正起到重型火器作用的,是大筒。广义上来讲,大筒是一种大口径铁炮[日式火绳枪],因为采用的是火绳枪式的击发结构,所以虽然一些大筒的口径非常之大,相当于小型的火炮,但是其本质仍然是与铁炮相同的通过扣动扳机来击发。大筒的体积相对大炮来说要小的多,威力却也不弱,因此生产也很多。
下图为日本博物馆所藏的江户时代国友村制作大筒。
又见江户时代暨德川时代后期日本手抄《西洋礮(炮)术药方》一册,应该是西洋炮火药制作和道具介绍及使用,有图十多面。
所以,西洋炮,即大筒。
枪炮声浓,打破了久有的宁静,画面虽然仍是放舟山水之间的悠闲,却暗含着山雨欲来的危机心情,改变日本国乃至世界命运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即将到来。旧有的一切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影响之巨,恐怕当时谁也无法预料。结合以上信息,对此画的赏读,是不是更宽阔了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