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工匠精神”, 吴中团区委整合各界资源,在2017年3月成立了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引领广大青年传承手工技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青年手艺人是新时代新兴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建功改革发展,创新创优创业,以实际行动为传承“吴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担当。
吴中团区委特开辟《青匠》专栏,与大家分享我们身边的青年手艺人代表。
今天,一起跟着吴小志的脚步来了解下吴中青年手艺人许静健的故事。


一边是电脑里放着轻快的音乐,一边是机器打磨橄榄核的嗡嗡声,这便是许静健夙兴夜寐,倾注最多的雕刻时光。
如果说想象中的核雕手艺人都是很具有个性的人物,那么许静健的朴实无华及随性,便让人真正感受到“世界再喧嚣,匠人的内心,依然是安静、安定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平静而不失激情,内敛又思维活跃。他的随和、健谈似乎与“匠人”这两个字严丝合缝。


1 匠人·匠心
Part one
出生在光福香雪窑上村的许静健是核雕大师许忠英大师的邻居,从小耳濡目染对核雕的感情也就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了下来。
他说自己是个耐得住的性子,见到周围的事物都喜欢细心观察,没有系统学过画画,但是因为喜欢,便也慢慢能临摹。凭借自己对核雕的热爱和从小的绘画基础,大学毕业后许静健并没有急于寻找工作,而是在家人的疑义中坚定的拿起了刻刀从零开始学习核雕的创作。
初学阶段,常得许忠英老师教导,并时常叮嘱他要耐下性子学好基本功。在旁人看来,橄榄核雕刻无疑是枯燥又乏味的,但对许静健而言,当面对着一块许久没有创作灵感的橄榄核突然有了文思涌动的感觉时,那是兴奋的。马上坐下来创作,经常一坐就是半天,连吃饭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他说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虽说喜欢,但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并且售出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徒也是因为熬不过这个阶段而逐渐的放弃了,而许静健时刻记着老师对自己的教诲,静下心来花几个小时去细心的观察着橄榄核,精心的策划着作品的构图,耐心的一刀一刀地刻出心中的那个精品。他的这一坚持便是十年。


2 匠新·匠梦
Part two
汉语有“独具匠心”的成语,“匠心”便是指手艺人对品质的精益求精。

许静健并未满足于传统题材的核雕雕刻,他独创的立雕茶壶,获2013年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在2017第四届“紫金奖”苏州赛区·文创产品设计赛中,他的《茶趣》作品顺利入围,作品一壶一杯,壶的主体整体雕刻成竹编,杯子镂空配合整体圆雕,刀法细腻清爽,一茶一壶品人生,体现的是现今百姓幸福安康、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之后,他的作品在上海及苏州诸多的设计大赛上崭露头角,逐步得到认可,多次金银奖项。
2015年他的“一休核雕工作室”成立,2016年成立“良匠雕刻工坊”,目前共有10多位成员,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核雕技艺,作品颇受业界认可。


虽然创作了很多的核雕作品,但是因市场行情下滑及机雕作品冲击,核雕销售一度惨淡。在核雕业界沉浮的许静健深感手艺人的艰辛,他头脑灵活,考虑的更为长远。他觉得手艺人在专注做好自己作品的同时并没有多以的时间去接触更多的人,而再好的作品也需要展示,让喜欢的人第一时间看到。这一矛盾如何解决?于是,如何帮助手艺人更好的推广自己成为了许静健脑海中另外的一个课题。在学校,他的主修专业是编程设计,为手艺人做一个推广自己并且销售作品的一个平台的想法由此萌生。有了这个初步的一个想法后,他白天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创作,晚上回到家就开始研究自己设想的平台。


依托如今网络的强大功能,他的网上宣传平台很快就上线了。起初平台仅能做到的是页面展示,而客户需求的是看到喜欢的作品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作者本人,进行购买或定制,在经历7次改版升级以后,2017年7月他的线上销售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入驻的纯手工艺匠人已有200多位。它集聚匠人,合力百度、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知乎、网易号、新浪看点、企鹅媒体等进行推广宣传。目前,核雕有线下门店的,日平均浏览20多人。2017年11月,与YY直播合作开启“乡土艺人”直播间,目前粉丝31100+,每次直播间在线人数1000+。他的平台以简便的操作、优秀的服务、出色的销售能力为众多的核雕手艺人开拓了一条新的销售路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静健说,为了梦想,将倾注他的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收藏
评论
自己看多无聊,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