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鉴定最详细方法:钧瓷是如何做旧的?
钧瓷仿古做旧自古就有《大河儿女》剧中,贺焰生为了阻止加藤正人和邓绍光,从“大宋官窑秘图”上,推断出宋钧官窑遗址的位置。贺焰生在自家地里,“种”上“宋瓷”。小小钧瓷残片,一下子就“穿越”了!
钧瓷做旧,是不是电视戏说呢?
陶瓷做旧也是一种工艺,古已有之。做旧也分类别:
第一类是臆造,就是手艺人完全凭自己想法,天马行空来做。
第二是根据历史依据。
第三就是高仿品,也就是仿古艺术品,在各个方面都完全按照真品来做,有时候连专家都不一定能看出来。
钧瓷如何做旧的?钧瓷做旧手法有哪些呢?钧瓷做旧有很多种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酸法”、“埋法”。 “酸法”多是用化学药品浸蚀,将新烧的瓷器放入酸性的、带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中浸蚀。“埋法”,也叫“土浸”,为了模仿瓷器在地下埋了很多年而形成的土锈,一般会把瓷器埋在土里若干年,以产生和出土文物类似的效果。
如今,做旧手段日新月异,高仿品也层出不穷。钧瓷作旧及辨别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用兽皮等工具在钧瓷表面反复摩擦,以达到去其浮光的效果。
钧瓷鉴定方法:虽然釉面平整光滑,但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会看到无数平行的摩擦痕。 (2)将新仿的钧瓷放入含有酸性等带有腐蚀性的溶液中浸泡。
鉴别方法:虽然也可以使瓷器表面失去耀眼的浮光,达到做旧的效果,但是釉面往往显得十分呆板,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伤痕。 (3)作伪者有时也意识到了上述方法给钧瓷釉面带来的损害,所以也采用含有油类的软布进行抛打,使釉面产生出柔润的效果。
钧瓷鉴定方法:与真品釉面光滑细腻的手感明显不同,作伪处理过的钧瓷釉面触摸时有油质感。 (4)在酸性物中浸泡之后,马上以土覆之,作出人为的土锈,且这种土锈渗入釉中,很容易使收藏者蒙骗上当。
钧瓷鉴定方法:其实根据近几年来北方出土的钧瓷,以及在钧台窑发掘所获得的大量钧瓷标本来看,钧窑瓷器面上的土锈很少,出现大块土锈粘结的现象更为少见,大都呈现出一种光洁细腻的效果。有些作伪者以粘合剂作出的土锈粘结假象,实为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之举。 (5)人为剥釉现象。作伪者有时故意在钧瓷的底足部分剥去一部分釉层,露出胎质,以期达到给人以年代久远之感觉。
钧瓷鉴定方法:由于现代仿钧与古代钧瓷真品的制胎原料源于同一产地,故其胎色十分接近。但是与真品的自然剥釉仔细对比就可以发现伪品的破绽:真品的剥釉断面基本上是直茬,伪品的剥釉断面是斜茬。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在禹州神垕成立的钧瓷一厂、钧瓷二厂,复烧钧瓷,称之为钧瓷新工艺,属于高端瓷器范畴,而有些人利用新工艺钧瓷做旧甚至直接说是某朝某代的钧瓷,冒充老东西卖,就使新工艺钧瓷成为“赝品”“仿品”了。
在古时,人们制作仿品很少是为牟利,多是出于个人喜好,仿前朝的精品,这种“做旧”称得上是艺术品。但是现在的“做旧”,如果穿上了“古董”的外衣,就带着点“铜臭味”了。
郭 广新认为,现在很多人把做旧的作品当作老东西卖,这就要考收藏人的眼力了。而且,在河南民间,从古至今,确实存在有不少陶瓷“做旧”的高手。郭广新表示: “做旧也是件很有技术性的工作,做得好,卖得正,就是仿古艺术品,有其市场价值,也被业内人认可。但做得太不专业,内行人一看便知,毫无意义。”